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6 / 100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6 / 100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

黃則煜

/

黃則煜、台灣電力公司

大甲溪電力百年有成

打造水力黃金走廊

1898

年日人開始進行全島之三角測量

及地形測量,測量之成果報告顯示:臺灣

山高陡峭、水流湍急、蘊藏豐富的水力資

源。對於這個缺乏煤鐵天然資源的新殖民

地,惟賴以水力電力才能啟動臺灣工業化。

經初估全島約有

23

處值得開發,大甲溪即

列名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人為建

立島內現代化工業,亟需豐富廉價之電力,

於是開始推動大型水力發電計畫,日月潭

成為首選拔得頭籌。

根據《八田與一傳》記載,早在調查

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時,臺灣總督府內部

即有主張開發大甲溪水力發電之呼聲,但

考慮當時未能順服當地原住民取得認同而

放棄

(

區域內發生多起原住民抗日事件

)

1929

年八田與一提出在大甲溪上游截流建

設臺灣最大發電能力之大水庫構想;

1934

年更利用考察花蓮港口工程之便,實地勘

查後確認大甲溪流域開發水力發電之優越

性;其後並在臺灣及日本宣揚大甲溪流域

開發之構想。

1936

年起全島設置

32

處水

文站及雨量站進行

5

年期之水力蘊藏量調

大甲溪發源於中央山脈的雪山及南湖大山等群嶽之間,全長約 124 公里,流域面積達

1,235 平方公里,是臺灣中部重要河川之一,也是臺灣水力資源蘊藏量最豐富的河川;

且因中、上游河床陡峻、落差大,同時具備優越的水力發電條件。大甲溪流域電廠的興

建可追溯到日治時期,明治 38 年 ( 西元 1905 年 ) 即有台中士紳林獻堂先生投資設立的

台灣製麻會社,利用豐原地區葫蘆墩圳東西汴支圳落差裝置 100 匹馬力小水力發電,開

啟大甲溪流域發電新紀元,一場長達百年的電源開發史就此展開,現存最老社寮機組完

成於大正 11 年 ( 民國 11 年 ),年發電量約 8 百萬度。

YUAN MAGAZINE

04

亮點

故事

w

w

w

.

t

a

i

p

o

w

e

r

.

c

o

m

.

t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