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89 / 100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89 / 100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界。

近年來臺灣社會興起的寄養家庭,愛

心雖不輸西方國家,但要他們接納壞孩子或

精神疾病或智障者到家裡來,卻還是充滿障

礙,這些替代者的心理或專業都需要重整。

也因為如此,機構以大團體生活來扮演

替代家庭,也就實施到現在,無法改變。機

構的團體生活講求規律,但是,每一位孩子

都不一樣,所以兩者之間的衝突難免,輔導

人員在處置時又不能厚此薄彼,所以就容易

變成只有管理沒有教育,這也是齊頭式平等

的負面結果。

少年監獄的機構化,比感化機構來得

嚴重,這裡所說的少監,又稱少觀所,或

「少關所」,有些孩子離開少監後,轉到機

構,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有些習慣性動作

還改不掉,最常見的就是蹲下,經過如同監

獄文化般的集體管理,「大家蹲下來」是最

簡單的管理方法,而這種方法在臺灣的成人

監獄,或少監都很常見,在少監已經習慣蹲

下來,所以來到機構也是蹲來蹲去,蔚為奇

觀,有時候看著他們蹲下來,我會說,站著

不好嗎?他們會說:「我已經習慣了。」。

剛從少觀所轉到機構的小偉說:「我們

在少監的時候,只要做錯事,或是發生集體

鬥毆的時候,牢警第一句口令就是蹲下,如

果你蹲的太慢,就會被打,所以,我們已經

習慣蹲下來了。」

從少監剛出來,轉到機構的孩子,可能

還留著少監生活的印記,所以連吃飯也是一

次吃到飽,把整個飯碗裝的滿滿的,就算飯

廳的老師在旁邊提醒,不要把飯裝到太滿,

吃完第一碗再來裝第二碗,但是,孩子寧可

一次裝到滿,就算吃不完,也很難改過來。

也是在少監待過的小政說:「少監的飯經常

吃不夠,晚上也沒有點心,如果不想餓著上

床,只好搶飯吃。」,這種習慣一旦養成,

想要改變還得有時間,這一些都是機構化的

現象,通常在機構住久了,每天和老師生活

一起,久而久之,孩子知道老師的心思,所

以也就學會了如何陽奉陰違,慢慢失去了青

春期孩子的純真。

從吃飯到蹲下來甚至於罵三字經,都

是孩子在團體生活中社會化後變成內化的過

程,這些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擺脫,說話

中一定要夾雜著三字經,有時候孩子都不知

源新圓心

YUAN

MAGAZINE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