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司-源雜誌

時,學校沒有鄒族課程,他跟小朋友都缺 乏族群認同感,連傳統服都不敢穿,直到 轉型實驗小學後才見轉變。校長田春梅女 士舉例兩個族群小朋友鬥嘴時的用詞歷 程,觀察到自我身分認同的改變:以前聽 到的是「我不是鄒族」;一段時間之後改 口為「我是鄒族耶」;到近來則感染布農 小朋友會跟著表示「我也想當鄒族」。 學校在文化溯源的過程中,藉由拜訪 耆老,讓老人家塵封腦海的記憶被重視, 同時觸發部落中生代的尋根動力。田校長 說,文建站老人家們受寵若驚,因為過去 的族群所見所聞,此刻成為學童的活教材, 間接拉近老少輩情誼;而家長則在臉書發 文,因為孩子寫作業問到自己沒有機會了 解的族群歷史,從而思考重新學習自己的 文化。 曾為Luhtu開拓先鋒 久美鄒 族一度強盛 久美部落曾是鄒族Luhtu(鹿楮)大 社中,扮演開拓傳統領域先鋒角色的小社。 日治時期之前,南投強盛的Luhtu,與阿里 山鄉的特富野(Tfuya)、達邦(Tapangu)、 伊拇祝(Imucu) 等同列鄒族四大社。不過 隨著政權更迭、環境變遷,勢力衰退,以 及布農族、漢人等大量遷入,久美部落鄒 族人口由盛轉衰。 現任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 員會委員的文高明,數十年來致力於田調 踏查以及文史研究,在他設立的北美鄒工 作室內,清楚描繪呈現Luhtu以及久美部 落的發展脈絡。 以工作室內陳列的許多遺址挖掘而出 的古物做為佐證,文委員說明,考古學家 發現,一千年前,鄒族即已在此活動。直 至今日,文家祖先那塊久美第一座水田裡, 還有許多石棺陸續被發掘。 實地走訪Luhtu 大社位於尖山下的 Kuba(男子集會所)遺址,建物四周墩 座依舊清晰可辨。耆老回憶,當時參與 Mayasvi(戰祭/團結祭)的人數可以圍舞 三圈,可見當時勢力之強盛。爾後由盛轉 衰的原因,文高明說,除了先有東埔蚋戰 爭導致傳統領域退縮;後來又因伊拇祝大 社社界失守,大量漢人挺進開發;此外, 鄒語課程。 88 MAR 2022 YUAN MAGAZINE 同心 源地

RkJQdWJsaXNoZXIy OTUxMz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