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司-源雜誌

高更的創新表現已與印象派只畫表象 的實景背道而馳,引起一群年輕的創作者 追隨高更組成「那比派(Les Nabis)」,強 調主觀表達,探索更深邃的神秘世界。高 更對宗教、神祕學或異域玄幻色彩的體驗, 被視為是象徵主義的先驅。 離開巴黎去新的地方孵夢,讓高更 大有斬獲,下一步他更大膽的行動是離開 法國,飄洋過海去到他鄉。行前高更接受 「法國回響報(Les Echos)」訪問,他為 何要再回去大溪地(西元1895年3月15 日),他說:「為了畫出新的東西,你得 回到源頭,回到童年。我的夏娃幾乎是動 物,所以他即使是全裸的,依然貞潔,所 有在沙龍裡的維納斯,都是放蕩形骸而下 流的。」。 的確,大溪地女孩混融著植物與動物 的體香,驅動著高更狂野奔放的情慾,他 筆下的女人不是畫他的女友就是太太,都 是13或14歲青春洋溢的女孩,袒露著飽 滿豐腴的褐色身體,散發著純真、潔淨的 自然魅力。 為了畫出新的傑作,高更必須回到 童年,找尋生命源頭。高更的童年在祕魯 (Peru)。而祕魯是聞名世界的古印加文 化的發祥地,她的組成人口印地安人占約 45%。而根據美國科學家最新的基因研究, 玻里尼西亞(Polynesia) 人最早在前哥倫布 時期就已經和南美原住民有所接觸,並且 靈之苦。 清楚自己意向的歸屬,即是認識自己, 活出全然的自己,是一位真正的人。高更 以他的一生回答了他自己的提問「我們是 什麼?」,是一位以純粹的藝術護持自己 身為人的尊嚴的人,即使他生前沒得到應 有的尊嚴。 我們往哪裡去? 高更的第三個提問「我們往哪裡 去?」,其實第三個提問與第二個提問是 一體的兩面,倘能清楚地認識自己此生的 生命意義,就知道自己的生命藍圖往哪裡 去。高更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最勇 敢的莫過於去新的地方做新夢,而不是在 舊夢上縫補編織,這才是夢和現實的實際 距離,是一種永不妥協的精神。」。 高更由巴黎出走到法國的布列塔尼 (Bretagne),他寫給友人的信中說:我在 那裡找到了粗野和原始的悸動。高更感動 於布列塔尼樸實的風土與特殊的民俗風情 及率真純樸的村人。在《佈道後的視覺》 (西元1888年)一圖中,高更描寫婦女在 聽完佈道後,走出教堂腦海所浮現的「雅 各與天使摔跤」的景象:褚紅色的大地, 中央斜橫出一株樹,分隔出虛幻的搏鬥與 真實的村婦,在虛實相映裡,高更發展出 「綜合主義」,以不描摹眼前的實景,而 是根據畫家的感知與想像所描繪的圖象。 70 MAR 2022 YUAN MAGAZINE 臺灣 島遊

RkJQdWJsaXNoZXIy OTUxMz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