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司-源雜誌

內心的小劇場—比較下的傷害 前幾天收到一位朋友從布里斯本 (Brisbane) 寄來的明信片,內心極為開心, 因為我可以感受到他寫卡片時的雀躍心 情、喜悅的溫度和手寫的真摯。尤其在疫 情之際,我們全都窩居在家,能收到和國 外摯友相關的祝福,都是一種幸福。 幾天後,一位朋友也跟我分享,她也 同樣收到她寄來的明信片,還外加一小盒 的巧克力。頓時間,我那種「快樂的程度」 似乎有一種被澆熄的感覺。我內心的小劇 場告訴自己:是她忘記放巧克力給我嗎? 為什麼沒有寄給我?是我和她的交情比較 不深嗎?種種的疑惑,確實困擾著我。 我想著,這印證了一個心理學上一個 很有名的實驗,這個實驗提及了人的快樂 是來自於「不比較」,我們更常提「不患 寡而患不均」,簡而言之,「比較」是讓 我們變得不快樂的原因之一。 那個研究是這樣的: 有一群小朋友, 手上都拿著一根棒棒糖,他們快樂無比, 天天圍著老師玩。有一天,他們發現隔壁 班另一群小朋友,手上有兩根棒棒糖的時 候,孩子們開始抱怨老師不公平、老師偏 心、慢慢地就不跟老師玩了。這樣的研究, 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發:快樂是發自內心 的真實感覺,一旦有了比較,便會變質。 不比較,容易嗎?—刻意練習 在臺灣,擔任國小老師,平均一個星 期約有16到20堂課左右,但常有老師抱 怨,課好多、來不及改簿本、處理班務。 有一次,聽了各國的教師節數比較之後, 得知日本約30節,星馬地區的偏遠學校, 也有因教師不足,而高達40節之多。當下, 我們一群老師,聽了節數的比較之後,大 家都沈默了,我們也才知道自己是身在福 中,更要珍惜自己的教育工作才行。當然, 節數不是唯一的指標,但至少是讓教師最 有感的因素。 大家都知道,以教育聞名的芬蘭 (Finland); 以 及 追 求 快 樂 教 育 的 德 國 82 MAR 2022 YUAN MAGAZINE 比較與知足 看到更好的自己 文/墨客 圖/編輯部 同心 源地

RkJQdWJsaXNoZXIy OTUxMzM5